1922、札萨克图汗部的灭亡 (第2/2页)
尤其是,杨家开设的贸易行遍布每个定居点后,外来物资极为便宜,极大的减小了生活成本。
工业品和粮食、布匹、药品海量的商品,低廉的价格,冲击了整个漠南草原。让这些蒙古人目瞪口呆。
他们一边咒骂着喝血的台吉们,一边痛斥着丧尽天良的黑心商人,一边对现在的生活充满了感激。
草原一旦开发出来,能产生的经济效益是非常巨大的。
杨凡不收他们的税,只是垄断贸易。就足够赚的盆满钵满。比收税赚的还要多的多。
祖祖辈辈那里过过这种物资充足的生活,还不用去南下拼命抢夺,只用牧业队的产出就够了,他们每月领取纸币工资,去定居点的贸易行购买需要的一切物资。
一旦过上了这种,梦里都不曾梦到的生活后,这些人对杨家的忠心比铁石还要坚硬。
谁要是敢拿走他们现在的生活,他们就和他拼命。
那些台吉们永远别想再回来统治他们了。他们早已觉悟了,还是杨老爷说的对,是他们养活了这些寄生虫,而不是台吉老爷们养活他们,赏他们一口饭吃。
现在没了这些台吉、那颜,他们怎么没有冻饿而死,反而越过越好了呢。
唯一他们需要对杨家尽的义务,就是当兵和打仗。战争中的劫掠和战利品,也是个人交给拍卖行,进行统一拍卖的。
杨家和他们四六分成。这一点人人都满意。
这些蒙古族战士,一旦掌握了火枪和拼刺术,他们对付起其他蒙古人,简直是压倒性的优势。
他们可以买到金属滑轮弓,用八个力拉开十四个力的超级虎力弓。攒钱还可以买好马,买阿拉伯马和蒙古马的混血后代。
此时,蒙古语的投降不杀,喊得漫山遍野。
杨凡是鼓励俘虏获得蒙古人的,因为他需要劳动力。
欧亚草原太大了。大到没有足够的人口来开发。尤其是搞了定居点牧业后,九成的草场都放弃和荒芜了。
野生动物大爆发,到处都是野兽。
喀尔喀人的语言虽然和漠南有些不同,但是他们很多人都是亲属,彼此是紧密联系的。他们纷纷扔掉了刀枪,抱头投降。
战场到处都是抓俘虏的官兵。一队队的四处奔跑,在暴风雪中俘获战败四散而逃的喀尔喀人。
傍晚的时候,剩下的一万两千多喀尔喀士兵都被抓获了。
骑兵军的大军,随即北进占领了扎萨克图汗部的营地。这里有近二十万部民。数百万的越冬牛羊驼马。
女人和孩子都躲在毡房里瑟瑟发抖,她们担心被杀。
安三溪开始让文书们清点俘获的物资和人口,登记造册。
安三溪明白杨凡喜欢清廉的下属。他不该拿的女人、牲畜、钱分文不取。老爷是英明的主子,不会忌惮下属的功高震主,他不需要自污。
杨家的军队是现代模式的军队,分权十分彻底,而且薪水都是兴禾钱庄发的,也就是杨家直接发到官兵的手里。没有人能控制军队。
他知道老爷讲究规矩,出了格的事儿不能办。
这里牛羊数百万,札萨克图汗家族逃走匆忙,扔下的金山银海堆积如山,他全部都在军法官和监军的共同清点下登记造册,收缴入杨府内库。
这些年大规模的战争不断,军费花出去的速度,如同黄河决口一般。
每年的财政赤字高达三四千万两,要是崇祯知道都能吓死。
杨府去年的总收入,才一千五百万两,一半都不到,夫人都愁死了。
这些年全靠老爷,从海外一船船运来的银锭填补亏空。
安三溪感念夫人对他母子的活命大恩,一直努力搜刮,尽量多的填补军费。减少财政负担。
“宣传下去,只要没有对大明犯罪的,一律不抓,没有犯死罪的一律不杀,今后他们都编入新的牧业队,这里会修建乌里雅苏台城,作为行政中心。漠南有的政策这里都会有,他们的好日子来了。”
喜欢明末钢铁大亨请大家收藏:()明末钢铁大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