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海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大海文学 > 复山河 > 第两百五十一章、管杀不管埋

第两百五十一章、管杀不管埋

第两百五十一章、管杀不管埋 (第1/2页)

京师。
  
  收到安庆沦陷的消息后,永宁帝整个人都不好了。
  
  在他继位之前,除了辽东边患之外,大虞整体上还是一片太平盛世,“天元中兴”都喊了出来。
  
  如果不是天元帝任用宦官得罪的利益集团太多,“天元中兴”就做实了,历史评价绝对能高几个档次。
  
  到了他继位后,局势立即急转直下。可问题是他明明啥也没干,还对先帝时期的弊端进行了纠偏,朝野上下可是一致拥护。
  
  短暂的失神过后,永宁帝再次把账记在了“尹左”二人身上。
  
  白莲教叛乱是他们捣鼓出来的,就该为现在的局势负责。可惜人已经被挫骨扬灰,没法再死一次。
  
  “安庆沦陷,诸位爱卿有什么想说的么?”
  
  永宁帝期待的问道。
  
  现实非常残酷,所有人都知道安庆沦陷的后果多严重,谁也不愿意捅破最后的窗户纸。
  
  毕竟,发现问题不等于能够解决问题。
  
  在大虞官场上,一直都有谁提出了问题,谁就要想办法负责解决的传统。
  
  此时提安庆沦陷的事,就是在给自己找麻烦。
  
  “裴爱卿,你是江南总督,安庆是你的辖区。
  
  现在安庆不幸沦陷,你就没有什么想说的么?”
  
  听到皇帝点名,裴云轩脸色难看的,都快要哭出来。
  
  换个时间点,江南总督绝对是一等一的肥差。可现在情况不一样,江南各地都是狼烟一片。
  
  他这个悲催总督,都没有来得及去上任,就先背上了安庆沦陷的大锅。
  
  如果不能尽快收复,未来史官记录这段历史的时候,少不了把他拉出来鞭尸。
  
  倘若大虞因此崩溃,他也是主要责任人。
  
  再怎么惶恐,皇帝都开了口,问题肯定是要回答的。
  
  “陛下,安庆之所以沦陷,主要是安庆知府不作为,各路武将争夺指挥权导致的。
  
  南京六部明明有机会干涉,却坐视他们争斗。以至于大战中各路官军各自为战,没有及时进行配合,方有此次大败。
  
  叛军攻克安庆,下一个目标必然是应天府。朝廷已经丢了安庆府,绝对不能再丢掉南京。
  
  当务之急,要让南京兵部担起责任来,做好守卫应天府的准备。
  
  同时命令进入两淮地区的京营、鲁军,即刻赶赴南京进行增援,绝不能让安庆沦陷的悲剧再次上演。”
  
  裴云轩的话,看似公正客观,实际上从头到尾都只有一个主题——甩锅。
  
  他这个江南总督尚未到任,但安庆沦陷的责任,总得有人出来负责。
  
  他不想背锅,那就只能让别人把锅背起来。
  
  安庆知府份量不够,并且现在生死不知,肯定扛不起这么大的雷。
  
  下面的武将,他又不熟悉,不知道该挑哪些倒霉蛋,索性就把他们一起列为责任人。
  
  考虑到接下来的战斗,还需要这些人卖命,处理他们也不合适。
  
  这么一圈转悠下来,最适合承担责任的就是南京六部,确切的说是南京兵部。
  
  毕竟,他们对汇聚在安庆的各路大军,都有管辖权。
  
  在下面发生矛盾争执的时候,最适合出面调解。
  
  没有及时采取行动,那就是不作为的表现。
  
  出于政治上的考虑,在甩锅的同时,他又出手拉了南京兵部的同僚一把,提议让他们主持应天府保卫战戴罪立功。
  
  不过这份帮助,南京兵部的官员,肯定是不想要的。
  
  安庆沦陷的责任,一路分摊下来,大家共同承担不作为的责任,无非是丢官去职。
  
  此时被朝廷罢免,正好可以调出江南这个风暴漩涡之地。
  
  留下来主持应天府保卫战戴罪立功,干好了是他们应尽的职责,搞砸了却要赔上小命。
  
  对摸鱼惯了的南京兵部官员来说,收益和风险严重不成正比,妥妥的赔钱买卖。
  
  除了个别官迷外,没人想留在南京收拾烂摊子。
  
  “嗯!”
  
  “裴爱卿言之有理,朕就再给他们一次机会。
  
  不过南京六部懒散惯了,让他们主持平叛大局,少不了推诿扯皮。
  
  战场上兵贵神速,裴爱卿朕命你即刻启程南下主持大局,无论如何都要保住应天府。
  
  江南之事,就拜托裴爱卿了!”
  
  说话间,永宁帝居然对着裴云轩行了一礼,直接把他拒绝的话,全部都给堵了回去。
  
  事实上,永宁帝这么干,也有赌气的成份。
  
  前线总督的权力太大,徐文岳主动提出分权,正好顺了他的心意。
  
  为了迅速平定叛乱,这一次人事任命,他没有听从内阁的意见,提拔的都是他心目中的国之栋梁。
  
  有了舞阳侯的成功案例,永宁帝认为国事艰难,就是官员结党营私的结果,他要打破这一格局。
  
  甭管什么资历不资历,只要官员有能力,他就敢破格提拔任用。
  
  这些做法对不对,一时半会儿没法进行评判。但针对权力斗争而言,永宁帝无疑是成功的。
  
  靠着一系列的政治手段,天元帝留下来的一众辅政大臣,死的死、罢官的罢官、外放的外放,留在朝朝堂上的也开始装聋作哑。
  
  辅政大臣,现在更像是一个荣誉称号。
  
  事实上,永宁帝的夺权计划进展这么顺利,也是辅臣们有意配合的结果。
  
  天元帝挑选的辅臣大臣,本来就不是野心家。相互之间又受到了牵制,谁也没有独揽大权的机会。
  
  历史上的教训太多,皇帝成年亲政要收权,主动配合还有体面在。继续霸着权力不放手,那就是你死我活的政治斗争。
  
  有人带头放手,其他人也选择了摆烂。皇帝成功独揽大权利,辅臣们也顺利功成身退。
  
  没有了辅臣大臣制约,永宁帝终于可以在朝堂上放手施为,同样也要独自承担压力。
  
  “陛下,广东传来六百里加急。
  
  三省联军联合贵州方面将伪帝史荣轩部,全歼在了铜仁府,战获得叛军十余万。
  
  舞阳侯向朝廷奏请,封赏有功之臣。”
  
  听了宦官的话,永宁帝阴沉的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捷报来的太及时了,本以为江南局势就要糜烂下去,现在突然出现了转机。
  
  铜仁府大捷,打掉了叛军的中央政府,对平叛大业至关重要。
  
  接下来只要应天府能坚守一段时间,南方各省的军队就可以赶过去增援。
  
  到时候多方合力,剿灭盘踞在江南的叛军,并不是什么难事。
  
  “赏!”
  
  “必须要加以重赏!”
  
  “兵部和都督府,立即派人核验战报,拟定封赏方案。
  
  传旨给舞阳侯,让他扫清叛军余孽之后,立即挥师江南平叛。”
  
  永宁帝兴奋的说道。
  
  说话间,他还不忘夺过奏书,查看战报上的详细内容。
  
  很快他脸上的笑容,就收敛了起来。
  
  成功剿灭了叛军中央政府,平叛大军也付出了惨痛代价。
  
  三省联军阵亡人数超过四万,伤员数量就更多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都市隐龙 我家超市通异界 女神的上门狂婿 神雕之九转阴阳 大航海之仙道 神级高手在都市 寒门巨子 奶包四岁半:下山后七个哥哥团宠我 不科学御兽 隋末之大夏龙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