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海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大海文学 > 我刷的视频在古代爆红 > 第483章 边塞诗人高适

第483章 边塞诗人高适

第483章 边塞诗人高适 (第2/2页)

兴衰看遍,董庭兰的琴弹得越来越好,他深深地打动了高适。
  
  分别的时候,董庭兰伤感地对这位听众说,恐怕以后再也不能相见了。
  
  在这江湖之中,你我不过是擦身而过的落魄中年人,余生襟抱空对西风残照而已。
  
  没想到高适却不以为然,大笔一挥就写出千古名句,既是劝慰琴师也是自勉。
  
  这种豁达洒脱的句子,只有盛唐时期的人才能写出来。
  
  44岁的高适功名未成、流落他乡,坦然地对故人表露自己的落魄。
  
  高适自弱冠之年就到过长安,以为能凭借自己的才华混出名堂。
  
  但意气风发的他并未如愿,辗转飘零多年一事无成。
  
  仕途无望的他只好回到宋城,过着耕读的生活,直到26岁时投身行伍。
  
  彼时大唐与契丹在边境大战,高适闻讯一路从宋城出发,到第二年秋天才抵达战场。
  
  他投奔信安王后不受赏识,无奈之下在幽州节度使手下当了幕僚,却只干了2年跑腿打杂的活。
  
  没办法,从军无禄的高适再度收拾起行囊,南下向着宋城方向返回。
  
  高适是一个有实干精神的人,否则也不可能打杂两年之久,但同时又胸怀大志。
  
  而且即便离开幽州节度使幕府,高适也不像李白那样故作姿态,辞行后就默默地走了。
  
  32岁的高适再到长安,参加当时的科举考试,没想到落榜了。
  
  但他也不懊恼,反而认真总结了唐朝与契丹作战失利的原因,写出了著名的《燕歌行》。
  
  从三十几岁到四十几岁,高适除了与李白杜甫短暂交游外,几乎都过着半耕半读的生活。
  
  他的的确确非常穷,可从始至终都没有放弃过自己,这种精神在文人当中极为宝贵。
  
  事实果然如高适所愿,与董庭兰相别10年后,这颗沧海遗珠终于熠熠生辉。
  
  高适在不惑之年曾如此感叹过,现在总算不必羡慕别人,自己也捧上国家饭碗了。
  
  封丘县令为不入流的九品小官,李白、杜甫这样的人肯定看不上。
  
  可年近50的高适不一样,他非常珍惜这个机会,踏踏实实地将封丘县治理得很好。
  
  可惜,玄宗晚年逐渐昏聩,上行下效弄得民不聊生。
  
  在封丘干了3年以后,人轻言微的高适受不了了,十分失望地递交辞呈。
  
  他原本以为这就是自己事业的终结,没想到有人将他的努力看在眼里,生命中的伯乐终于出现了。
  
  唐天宝十三年,50岁的高适得到了梁丘举荐,被名将哥舒翰看中前往河西。
  
  哥舒翰非常仰慕高适的文才,尤其是看完他写的《燕歌行》后,认为他在军事方面也十分有才华。
  
  搞军事的人需要实干精神,哥舒翰也欣赏高适在封丘县的作为,他觉得如今这样的人实在不多。
  
  于是,哥舒翰不断地提拔、栽培高适,一开始就给了他一个左骁卫兵曹兼掌书记的官职。
  
  “高适因直言指责李辅国,从而得罪了权臣李辅国,因此李辅国在唐肃宗面前多次诋毁污蔑高适。”
  
  “致使高适在公元758年被贬太子少詹事,解除兵权,留守东京。”
  
  “乾元二年三月,唐军九节度在相州被安史乱军击溃,高适也随众南逃向襄阳和邓州。”
  
  “五月高适至长安朝见唐肃宗,被任命为彭州刺史,赴彭州任上。”
  
  “上元元年,高适改任蜀州刺史。”
  
  “在入蜀赴任后,他得知杜甫也在剑南,便写下了《赠杜二拾遗》诗。”
  
  “当时杜甫未能及时回复,直到大历五年,杜甫将死之时,才写了《追酬故高蜀州人日见寄》一诗。”
  
  “上元二年,梓州刺史兼东川节度副使段子璋造反,派兵攻打东川节度使李奂。”
  
  “高适率领本州兵马随西川节度使崔光远平定了梓州刺史段子璋的叛乱。”
  
  “崔光远部将花敬定大掠东川,唐肃宗罢免崔光远,任命严武为剑南西川节度使。”
  
  “玄宗、肃宗相继去世后,代宗即位,唐代宗征调严武入朝修建二帝陵寝。”
  
  “剑南兵马使徐知道乘机叛乱,派兵北断剑阁,阻止朝廷派兵入川,并西诱吐蕃,共同叛乱。”
  
  “但因蕃汉兵内部矛盾重重,高适率兵很快击败了徐知道,为庆贺击败反贼高适给朝廷上《贺斩逆贼徐知道表》。”
  
  “吐蕃进犯陇右,高适率兵出吐蕃南境,牵制其力,没有成功。”
  
  “十二月,吐番攻入长安,松、维、保三州等地为吐蕃所陷,高适无法救援,剑南西山诸州也被吐蕃占领。”
  
  “第二年,唐代宗感怀高适洞察事物十分准确,令严武代替他再次入川任剑南节度使。”
  
  “当年三月,高适被召还京,任刑部侍郎,进封渤海县侯,封给食邑七百户。”
  
  “高适只乘坐一辆马车到任,食邑都封存归还,世称高常侍。”
  
  “永泰元年正月,高适卒,赠礼部尚书,谥号忠。”
  
  欧阳修:安史之乱爆发后,玄宗任命高适为左拾遗和监察御史,陪伴在哥舒翰身边镇守潼关。
  
  潼关的重要性,对都城长安来说不言而喻。
  
  哥舒翰兵败后潼关失守,高适马上就看到了本质的问题,他给出了非常合理的对策。
  
  可惜,杨国忠等人不同意这么做,极力怂恿玄宗舍弃都城逃亡四川。
  
  匆匆出逃的玄宗,还没来得及喘口气就遇到马嵬兵变,觊觎皇位已久的太子李亨在灵武称帝,尊奉自己的老子为太上皇。
  
  高适的才华得到了验证,他升迁为了淮南节度使,讨伐企图效仿东晋的永王李璘。
  
  时年53的高适,再度与自己的故交李白相遇,不过这次两人并非把酒言欢,而是兵戎相见。
  
  李白当时正好投靠在永王幕下,还写了许多称颂他的诗歌,坐实了自己逆臣的罪责。
  
  高适很快就捉拿了永王,完成了唐肃宗李亨交代的任务,转身回到家乡睢阳平定叛乱。
  
  从公元755年到公元757年,这3年是高适人生中光辉灿烂的顶点,他完成了从穷书生到封疆大吏的完美蜕变。
  
  与之相反,此时的李白却被囚禁在浔阳的监狱中,等待他的是长流夜郎的结局。
  
  李白这才想起了自己当年的小弟高适,在浔阳监狱托人给他带信,希望能够帮自己解除牢狱之灾。
  
  一向恃才傲物的李白,这次为了保全性命,拍起了高适的马屁。
  
  人一旦到了关键时刻,什么矜持都顾不上了,性命才是最重要的东西。
  
  可惜,已经成为封疆大吏的高适不想趟浑水,并没有为李白出面求情。
  
  反倒是收复长安洛阳的郭子仪,出面为李白求情,说愿意用自己的官位功名为其赎罪。
  
  原来,郭子仪年轻时犯了军法被抓,与其相识的李白动用关系说情,才使其没有受到处置。
  
  世事如浮云,总是造化弄人,李白最终被判长流夜郎。
  
  虽然高适没有救下李白,但他对好友杜甫是真的好,在生活上给过他很大帮助。
  
  老实人杜甫晚年衣食无着,穷困潦倒的他得到高适的帮助后很感动,还特意写诗记录这件些。
  
  高适当时已经是名副其实的封疆大吏,而杜甫只是不起眼的穷困文人而已,能念及这份旧情还是相当不容易的。
  
  高适一直帮到杜甫自己都不好意思,带着老婆孩子采药换钱卖。
  
  晚年的高适位高权重,并没有什么特别优秀的作品出现,所谓文章憎命达,这是难以摆脱的客观规律。
  
  高适被任命为散骑常侍且加封渤海县侯,成为唐朝唯一被封侯的著名诗人。
  
  这位家贫落榜的传奇人物,以自信自强的精神,在人生的暮年迎来了辉煌,成长为一代封疆大吏。
  
  他留给后人的除了那些雄奇壮阔的边塞诗,还有这老骥伏枥的盛唐精神,这将成为后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养料。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都市隐龙 我家超市通异界 女神的上门狂婿 神雕之九转阴阳 大航海之仙道 神级高手在都市 寒门巨子 奶包四岁半:下山后七个哥哥团宠我 不科学御兽 隋末之大夏龙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