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海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大海文学 > 影视世界从药神开始 > 第八四零章 大丰收

第八四零章 大丰收

第八四零章 大丰收 (第2/2页)

吾素闻蔡公精于书法之道,此扇面素白,正该蔡公挥毫点缀,此扇,必名留青史。今将此扇与公,权作见面之礼,望公笑纳。”
  
  “哼。”老蔡一声冷哼,劈手拿过扇子,摆弄着就往城里走,有几分傲娇在的。
  
  王言倒也不恼,把人家强行带过来,还指望着人家有好脸色,确实过分了。再说,不止强掳,他还要强娶蔡琰,使蔡邕失义于卫氏,坏了老蔡的名声,能高兴才怪了。对于老丈人,王大将军再牛逼,多少也得给好脸。
  
  他笑呵呵的看着蔡琰:“汝今十一,吾治下十八方可婚配,且等七年。今后但有所需,皆可来寻我。”
  
  “我呢我呢?”九岁的蔡璃似乎更活跃一些,也似乎有几分不晓事。
  
  王言哈哈笑,揉了揉她的脑袋:“汝且待九年。”
  
  说罢,对着蔡琰挑了挑眉,随即摆手招呼着众人进城。
  
  给未成年抛媚眼,多少犯点儿毛病。蔡琰就是再好看,也不过就是个好看的小屁孩。虽然这时候情况不一样,但发育状况总是没差很多的。
  
  也就是逗弄逗弄,图个乐呵罢了。
  
  当然女人肯定是不缺的,虽然没有豪族嫡女许配,但是包括已经定了婚约的甄氏都送了女人过来,按照他的规矩,一水的十八岁美少女,多达数十人。除了留下两个看过眼的照顾起居,余下的女人都许给手下将士了。
  
  这种事儿,古今都是一样。实力到位了,有的是人往上送……
  
  蔡邕来这一趟,东西着实不少,当然最主要的就是书。老蔡藏书不少,用学富五车来形容老蔡的学问,多少有些侮辱人,因为人家光是书就有上百车。还有许多乱七八糟的古董玩物,又是几十车。
  
  玩物王言看不上,多是两百年以前的东西,也就是武帝之前,直到春秋战国,都是盗墓贼弄上来换钱的,地上不能活,自然地下就食。
  
  盗墓,老曹不是原创,他原创的是大规模、有组织、高专业性的大型盗墓活动,那也就不能算盗墓了。毕竟他一定程度上是官方,只不过和现代不同的是,老曹不考证,就是挖出来换钱以资军费开支。
  
  至于蔡邕藏书,这倒是被王言看上了,直接拉到了书苑左近囤好。自从准备起建藏书阁之后,书苑就再没有扩建。就等着慢慢的翻印书籍,待到藏书阁建成,给它塞的满满。
  
  反正蔡邕是藏书阁图书管理员,书放在哪里都是无所谓的。
  
  而他给蔡邕一家准备的房子也是极好的,差不多相当于三进的院子,屋里都是地暖,全是大落地窗,一应生活所需,业已齐备,跟王言自己用的不差什么,可称最高礼遇了。
  
  正如他同蔡邕所说那般,有了老蔡的加入,根本就不用他干什么事儿,只要知道老蔡在这里,自然有大量游学士子南来。且他又要建设藏书阁,甚至还命甄晟勾连十常侍,行着搬空汉室藏书之举,并且还在广收豪族之书。几乎可以说,囊括天下之书。
  
  这样的一座开放的藏书阁,于此之世,比为知识的海洋的毫不为过,对于这个年代醉心学问的人,吸引力是巨大的。
  
  文化人来的多了,自然就交流文化,自然又会有学问之辩,学派之争,文坛争鸣再起。这对于别处士子,又是一个巨大的吸引。
  
  另一方面,造纸、印刷之术,不是那么容易破解的。虽然有目标的专攻,时间肯定大为缩短,但也不是一时半会儿能成。就算成了,在质量上,也是没办法与王言相提并论的。
  
  所以在很长一段时间,如果王言不公开造纸、印刷之术,那么他便是掌握了文化的命脉所在,即出版发行。
  
  待到辽东学问斗争开始,文化的先进性就起来了。人都好名,谁人不想自己的主张、学说、思想,广泛传播,流传后世。而能做到这个事儿的,只有辽东,这就是拿捏了大汉的文化领域。这个好处有多大,自然不言而喻。
  
  而且辽东来了如此多的文化人,不会以为他们能走吧?
  
  汉末争霸开始,哪里都难得太平,辽东算是乐土,还有文化氛围,他们舍得走?可以想见,一定有许多人甚至会把家人都带过来,以求乱世平安。
  
  即便如此还是要走,那还有王大将军上前洗脑,家国大义一顿忽悠,八成都会留下共图大事。
  
  若还要走,那王言肯定也不能拦着。走那么一些人,也没什么所谓。肯定是不能杀的,这时候就得要些贤名了,若不然以后没人来投那不是很糟糕,也不能总是绑人。
  
  而在这些文化人在辽东搞学问的时候,那定然也是要花销的。名人肯定不差钱,但有名的又有几人,豪族之人又有几多,败落的寒门才是多数,他们是支撑不起花费的,毕竟王言这里可没有豪族、富户搞提前投资的买卖。
  
  所以他们这些人,就是最好的师者,由他们启蒙稚童,教授高级学问,再合适不过。付出的,不过些许钱粮文房之宝而已。
  
  再有一点,古代的文化人讲究通识。会耍剑、能单挑是最基本的素质,此外他们中相当一部分都会医术,识天象,懂易学,知地理,以及造物之术等等,或多或少都有那么两手绝活。这是百家不绝,仍旧传承。
  
  有他们这些人,王言只要表现出对这些的重视,给予制度支持,将这些事与国家大计,个人前途绑定,这些人自然重视,那么自然就会专攻,自然开始归纳总结,由此以实现王言乐于见到的不在他干涉下的自我变革,文化革新。沿着既有的脉络,发展出不一样的一套东西。
  
  以上种种,都是蔡邕这个当世大儒所带来的好处。虽然没有蔡邕亦能成事,但却误了更多的时间。
  
  成就了只有老蔡一人不高兴,其他人都高兴的好事……
  
  蔡邕一家算是在这里安顿下来,现在甄晟还没有运作,而且又将入冬,想要有士子南来,怎么也得明年。
  
  所以蔡邕一家倒是都闲了下来,老蔡仍旧老做派,偶尔弹弹琴,用着王言送去的纸写大字,或是读着自书苑之中取回来的未曾读过的竹简。不时的,城内城外到处走走,甚至还带着军士,去到别处县城看看王言治下实情。
  
  蔡琰则是带着妹妹蔡璃,城内城外,田间地头的到处玩耍,或是自在读书。她是才女来的,很有几分才华,偶尔来书苑取书,见到了王言,还会跟王言讨论讨论学问、音律之类的,也算安然。
  
  老蔡不愿意见王言,每次见到都是摆着一张臭脸,吹胡子瞪眼。王言倒是挺愿意逗老蔡的,当作消遣么,不过现在他可没工夫搭理蔡邕这个未来老丈人兼吉祥物,因为这时候正是秋收。
  
  这是一个大丰收的秋天。
  
  当然,凭着现在的粮食产量,想要治下人民饱餐一年,那肯定是不可能的。但是对比起去年冬天那般,百姓要一天吃两顿稀饭吊命的情况来说,今年治下百姓可以吃的更稠一些。正规军队,则是都能吃饱,这是靠着自产粮食供给。
  
  此外养殖情况,也有进益,几个大的养殖场的鸡鸭鹅牛羊,已经有了增长,当然肯定还是不够吃,甚至不能吃,也只有王言实现了吃各种肉的自由,少数的供给军队补充油水。
  
  甚至是蛋的产量都不很高,想要普惠百姓,还是要等两年。到了那个时候,则是会卖鸡鸭鹅给百姓,让他们自家养。
  
  不过不管怎么说,辽东从今天开始算是能够自给自足。
  
  而且王言仍旧没有停止收豪族粮食的交易,储备粮食,填补进粮仓之中。
  
  他在平郭弄的盐田,已经有了产出,最多的是生产粗盐,只有少量的细盐卖给豪族换粮食,换粗盐。总的来说,他以细盐,贴补了辽东用盐,不用再被豪族割盐的韭菜。
  
  还有最重要的棉花,也已经收获。不过产量并不多,他只是给自己做了两套棉袄棉裤棉鞋棉被,给老蔡及其二女同样是来了两套。
  
  余下的,则是全都做成了棉衣棉鞋,从上到下提供给廖化骁骑卫的中高领导层,再多就没有了。
  
  不过今年又收获了更多的种子,待到来年,一定是更多的。再有两三年,基本就能武装三万余正编军卒,来日可期。
  
  而先前王言惦记的开放治下的经济活动也跟着秋收开始实行。
  
  他治下百姓的田税,是十税一。他弄出了纸币,按照统计的粮食总产量以及粮价,计发货币。再按照他订好的治下粮食价格,用钱从百姓的手中收购粮食囤于粮仓。
  
  不过虽然百姓都信任大将军,但是穷怕了,饿怕了,是个挥之不去的阴影,所以鲜少有人卖粮。不过王言倒是无所谓,钱先印出来,他跟豪族做买卖也一样。反正他这有独家买卖,不愁他们不认钱。
  
  至于百姓的粮食,明年秋收肯定就卖了。让他们把粮食攥手里,也算是安个心,他们不会吃的。称死了,就是比去年稠上那么一些,剩下的都囤着,以期遇到什么大事,他们能挺更长的时间。
  
  这是很正常的事,待到粮食彻底的打下来就好了。
  
  先前交代甄晟的寻找造船工匠,早都把人带了过来,出海的大船已经开始了设计。待到建设完工,检验没有问题,出海寻良种而还,估计得有个十多年。
  
  问题不大,一切向好,欣欣向荣,来日方长……
  
  感谢阅读用户(mg-101)大哥打赏100币继续支持。
  
  日常感谢投月票的好哥哥们支持、
  
  感谢投推荐的众位哥哥们支持、
  
  感谢默默看书的大哥们支持。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都市隐龙 我家超市通异界 女神的上门狂婿 神雕之九转阴阳 大航海之仙道 神级高手在都市 寒门巨子 奶包四岁半:下山后七个哥哥团宠我 不科学御兽 隋末之大夏龙雀